天博TB植物保护培养方案精选(九篇)

发布时间:2024-07-02 21:20:44    浏览:

[返回]

  天博TB植物保护培养方案精选(九篇)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植物保护培养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园林植物在进行栽培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清除种植区域的土块、垃圾等杂物,对地质、地形、土壤成分等地理条件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对植物进行筛选整理以及园林内其他设施的管理等方面。苗木的选择、整备通常是指对园林栽培需要的植物种类、苗木数量、植物的生长状况与质量等方面的确认。植物种植单位应对园林的气候、地质条件及成本投入预算等影响种植的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确定栽培的苗木种类。对园区的种植密度与种植区域面积确认植物的数量。通常情况,园林植物的栽培种类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征:苗木的根系发达,主根部分较短,侧根、须根数量多,起苗时主根一般不会劈裂;苗木形状通直,粗壮,高度适宜栽培,枝条的生长状况茁壮,没有徒长现象;苗木顶芽生长状况良好,侧芽的发育健康;苗木没有明显的机械损伤,无病虫害。

  1.2.1花坛植物栽培花坛植物是园林种植中一种常见的栽培种类,按照其种植方式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脱盆法、起苗法、模纹花坛栽培法三种。第一是脱盆栽植法,是指将盆栽育苗在开花时进行脱盆处理,地上栽种。花坛中的花丛种植一般是从中间向四周逐步进行栽植的;如果花坛是单面式的,花丛的栽植通常采用右后向前的模式;较高的植株最好深栽到地势高的区域;植株较矮,一般采用浅栽的方式,栽植到低地段。第二是起苗栽植法,使用这种种植方法进行苗木移植,需要苗木的根部附带土球,便于移植植株成活,适用对象为数量较多,耐移植,成长期较短(一、二年)的花类植物。起苗移栽一般在阴天、降雨前的傍晚进行,能够提升苗木移栽的成功率,经过缓苗,帮助根系逐步恢复吸水能力。第三,模纹花坛种植法。园林花坛植物的栽种,除要求苗木的成活率外,对植物栽培效果的美观性也有何不同程度的需求,模纹花坛针对该种需求,依据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大格放样,使栽种的植物组成相应的图案。开展模纹花坛种植工作时,先栽种花坛的图案边缘,然后依次向花坛内部种植,并根据具体设计要求,适当增加植株的种植密度。1.2.2树木栽培园林树木栽培应根据设计在指定的位置挖出种植穴,并依据栽培植物的根系生长情况、土球以及木箱规格等来确定种植穴的大小。裸根与土球类的种植树木其坑穴为圆形,规格较树木根系、土球的最大直径扩大60~80cm,土坑深度增加20~30cm,圆坑的坑壁平滑,整体呈垂直状,种植穴挖掘完成后底部应填放20~30cm高的土堆。木箱型树木的种植穴一般为方形,方坑的规格较木箱加宽80~100cm,加深标准与圆坑相同。种植穴挖出的土壤应及时运走,然后将种植所需营养土运送至种植穴附近,便于后期填土。树木种植的深度应以种植穴规格为标准,填土与原地面持平,或高于地面约5cm。同时应该注意树木的朝向尽量为阳面,并确定好观赏的主要方向,树弯部分迎风。将树木种植在坑穴中时,要保证树尖与根部呈垂直状,保证树木种植的效果,提升成活率。填土主要采用种植土与腐殖土相混合的土壤,混合比例为7∶3,在使用前要确保土壤已将充分混合均匀,腐熟度高。将土壤分层填入种植,每层约为30cm,每层填土完成后都要进行踏实,直至坑底填满。树木种植完成后,由于根系生长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可以使用立支柱进行辅助,支柱一般3~4根杉木高或者使用细钢丝绳对树木进行拉纤,为确保钢丝绳的牢靠,可以进行埋深立牢处理。同时,为避免钢丝绳对树木的伤害,绳与树干的连接部分应垫软隔离层。

  园林植物在种植后需要进行合理的养护,才能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降低移植对树木造成的伤害,提升苗木对园林环境的适应度。植物管理与养护的主要内容是指在综合考虑温度、湿度、日照、地质、土壤、风力、气候、虫害、农药等对植物产生影响的外界因素基础上,通过浇灌、施肥、修剪等人力干预的方式,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提升园林观赏效果。

  2.2.1灌水根据区域环境变化特点,在降雨量小,气候干燥,温度高的季节,应加强对植物的浇灌。春、秋两季是对植物进行灌水的重要时期。移植的苗木由于根系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对区域环境的适应度不足,因此在5年内都应保证灌溉充足,为植物生长提供充沛的水分。如果园林区域内的土壤保水力较差或苗木的根系不发达,生长缓慢,应当合理延长灌溉的时间。树堰的建设应保证质量,确保浇水时不漏水,水量不低于临界值(10cm)。树堰的直径在铺设地块的前提下,以预留池作为建设标准;如果没有地块的树堰,以乔木树径、树冠投影为标准,通常为胸径的十倍、树冠垂直方向投影的1/2左右。2.2.2修剪与整形园林植物更加注重植物的美观性与观赏性,因此应对园林中的植物定期进行修剪和整形。修剪一方面可以保证植株的美观,另一方面可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修剪工作一般是对植物的各个部分进行截断,包括植株的根茎、枝叶、花蕾果实等。整形是将植物进行修剪成某种结构或形状,通常为人们更好的观赏。2.2.3定期施肥植物应定期施肥才能保证所需的营养充足,土壤可以提供给植物一些必要的养分,但仍不能达到植物正常的需要量,施肥可以增加土壤的养分与水分,进而改变种植区域的土壤结构,为植株补充充足的营养。现阶段施肥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底肥,底肥一般是指在植物发芽前或果实成熟后实施,通常以发酵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并与土壤拌匀后施入土壤中,施肥量根据树木大小和肥料种类而定。其二是追肥,无论根施法或根外施法,使用化学肥料要用量准确,粉碎撒施要均匀或与土壤混合后埋入土壤中。2.2.4除草保持绿地整洁,避免杂草与树木争肥水,减少病虫害的滋生条件。野生杂草生长季节要不间断进行除草,除小、除早,省工省力,拔除的杂草要集中处理,及时运走堆制肥料。在远郊区或具野趣游息地段经常用机械割草,使其高矮一致。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化学除草方法,但应慎重,先试验,再推广。

  [1]阳晟.中职园林技术专业《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农技服务,2016(1).

  教案前言:明天就是植树节了,当我们看到路边的参天大树的时候,是不是也在想,绿色的环境给我们的人类带来了无限的生计呢?这是春天带给我们的希望,这是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人类带给自己的希望。植树节爱树活动开始了,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环保意识,从小培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

  1.绿化植物知多少:老师、家长和孩子一起调查了解幼儿园和幼儿园周围有多少种绿化植物,并摄影,了解这些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

  2.树叶探趣:家长和孩子一起到幼儿园、公园、植物园等实地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采集树叶标本,制作树叶贴画、树叶标签,……

  现在在城市广场、公园的绿化建设中应用比较广泛,在花坛栽培中,首先应进行栽植图案设计,可用规则式、自然式、单独或连续组合,来表现城市发展的魅力与张力。在花坛的内部组成上,可以选择露地种植或盆栽组合的方式,用不同品种、不同花色的花卉植物,形成纹样别致、色彩鲜明的图案。在花卉植物搭配上,要根据不同的设计需要体现出不同的平面图的变化,如运用低矮株丛较小的植物可以表现出花坛图案的变化,植株高低不同的植物搭配可以让整个花坛显得错落有致。

  这种方式是运用人工栽培的方法使城市绿地中种植花卉形成类似自然风景中野花情趣散生景观,以增加园林景观的趣味性和观赏性,使之能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更好的融为一体。在花丛和花群的栽培布置当中,应该遵循株少为丛、丛连成群、自然式、流线形栽培原则,需要选择不易倒伏、花朵繁密、株型整齐的花卉作为栽培对象。花丛和花群一般设计在绿地开阔的草坪中间或周围,或者道路与两侧景观绿化带建设中,通过布置能够在林缘、树丛树群与草坪之间形成一个自然过渡带、增加不同植被之间景观设计栽培的联系性。

  花器是一种活动的花坛,也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常见栽培形式,是花卉种植施工手段逐步发展、创新出现的一种新型花卉应用栽培形式。现在,在园林绿化当中花卉的种植钵讲究的是美观大方,在这方面施工人员可以将其设计成圆形、方形、塔形、高脚杯形、多边形等形状,这样可以利用这些形状在图形组合中的灵活性优势,将花器组合成不同的图形,供各种场合,各种环境、各种活动运用。

  花器移动起来比较方便,而且种植的花卉可以根据季节随时调整更换,使用起来方便灵活,装饰效果也非常突出,是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常见的一种栽培方式。

  花卉在绿地栽培以后,要想达到设计的目的,满足人员的审美需要,后期的养护管理显得非常重要的,只有进行精心的养护才能达到良好的观赏的效果。

  现在在城市绿地中栽培的花卉品种一般是一到两年生花卉,这些花卉在后期养护中,要进行多次栽植和更换才能保持其色彩和植株不影响花卉观赏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做好栽种和更换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栽植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要求育苗,在含苞待放的时候移栽花坛,花谢之后及时清除更换。花坛布置应在4―10月之间,在此期间一般要更换3――4次花卉,观赏期较长的最低也需要更换三次。藤蔓类花卉应先盆栽,具有观赏价值的时候再移栽到花坛当中。在这里要注意球根花卉的栽植,在栽植球根类花卉时,对于枝叶较少的品种,可在植株之间种植一年生的花卉,这样不仅能够衬托球根类花卉,还能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花卉的种植对土壤的要求一般不高,但是肥力高、透气性好的土壤更有利于花卉的栽培和生长。但是现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原土却并不适合花卉的种植,如一些肥力很差的渣石土、盐碱地、受工业污染的土壤等等,这些土壤应该通过更换新的种植土加以改良之后种植。在种植前,对肥力较差的土壤先施入适量腐叶土和有机肥才进行花卉的移植。对栽植以后花卉进行施肥也非常重要,对于多年生花卉,一般在栽植的过程中施肥,对于一到两年生的花卉应该在苗圃育苗的过程中施肥,移植到花坛以后由于花期较短,一般可以不施肥,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在花期施一到两次液态肥。

  在园林绿化建设中,花卉在育苗期间一般是不进行修剪整理,保持花卉的原始形态,保持到花卉移植布置时再进行修剪整理,这样才能保证在移植以后的花卉花容整洁、花色清新。在修剪的过程中要把残花、果实、枯枝黄叶及时剪除,特别是生长较快和植株较高的花卉,要经常修剪,这样才能保持花卉的形状和图案与高度的适宜。如果种植的花卉属于易倒伏的品种,可以采取支架支撑。病虫防治除了在苗圃做好防治外,移植时不要将病虫植株带到移植地,移植以后应注意做好防控工作,随时观察有病虫发生迹象时,及时杀灭,等到发生蔓延后危害就很严重了。

  花卉移栽好以后要及时进行浇水,因为花卉在移植过程中起苗,装运时根系和植株都受到了一定损伤,栽植后立即浇水,以利于花苗恢复。整个生长过程中也要适时适量补水,这样对植株生长和开花乃至延长花期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园林养护是园林美观的重要环节,园林养护精细化的管理会使园林景观具有持久性的美丽。精细化的护理花草树木不仅仅是打打药那么简单,这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方式,在专业人士精细化的管理方式之下去打理,才能保证打理出符合园林景观的标准,这样的园林景观也是城市内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确保了园林工程持续稳定的发展,保证了生态效益;另一方面,园林景观净化了空气,减少了有害气体,譬如工厂废气,汽车尾气等等。在这个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的社会里,人们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好的园林景观能够给紧张生活了一天的人们提供一个休闲放松的场所,缓解一天的工作压力,放松心情,更利于明天的愉悦工作。

  首先,园林养护的对象是园林的绿色植物,就是之前所说的有生命要素的花草树木。园林养护是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季节,土壤等一些多变的客观条件,对植物进行除草、除虫、松土、施肥、防旱、排涝、修剪、补植以及防止一些人为破坏。园林的养护是一项具有全面性、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工作。当然,也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工作人员要根据每个季节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养护手段,不能操之过急,也不可缓慢懈怠。每一种花卉都有相应的播种季节,植物的修剪,施肥也需要把握绝佳的时机,或早或晚都将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不利于景观的快速形成。对于病虫的防治工作一般放在冬季,这就具有针对性了,防治工作也是不能忽视的,一旦忽视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拥有全面的园林养护专业知识是对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打造良好景观,维护园林景观整体性不可或缺的关键所在。

  不同的植物对土壤是有选择性的,所有的植物都需要在充足的营养、水和空气中才能生存,我们可以通过对土壤环境进行改善,提高土壤的肥力,保证土壤中植物所需的营养成分不断供给,在植物的生长周期之内,适时给土壤及时松土,园林中的植物才能够在肥沃的土壤中茁壮的生长。

  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具体实施前,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明确精细化管理的目标,以此作为开展管理工作的依据。另一方面,研究制定的方案要保证是切实可行的,即可行性。这就要求方案不仅要全面,更高做到细致,要涵盖管理工作的每个细节,应包括实施的具体步骤、突况的处理机制等。目标明确,方案切实可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程建设成本,还能使施工更契合设计者的初衷,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对园林开始实施养护管理之前,根据对园林实际情况的了解,制定一套有针对性的规划制度,因为合理并且有效的养护计划是顺利开展每一项养护工作的前提。在计划中,制定出一套有关植物调整计划、花草养护计划、病虫防治计划、植物修剪计划、施肥计划等等。必须要求园林管理人员预先制定详细严谨的养护管理方案,明确相应的目标,为以后的发展方向作出具体的指导。

  养护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且技术性强的工作,为了能够保证园林植物良好的生长,顺利的开展每一项工作,加强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性的培训、提高养护人员的管理水平、制定相应的培训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就目前而言,我国大多数的园林养护工作者都不具有专业的养护知识,对植物没有彻底的了解,在突发性的事件中不可能做出正确及时的处理,这就会对园林景观造成一定的破坏和巨大的损失。因此,园林公司需要有一个业务能力强,技术专业知识好的养护队伍,加强学习,增加新知识,不断的更新新技术,园林企业也可以诚聘一些具有很高水平的养护技术人才来进行对园林景观养护的工作来一个现场监督和指导,以便更好的提高企业内部工作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的效率,同时也加强了养护人员的工作素质,这样才能使管理养护方面的工作向更高的方向迈进。

  阳台农业具有发展的可持续性,阳台农业是建立在阳台生态学、植物生理学、植物栽培学、植物营养学等基础上的一门科学,它具有比传统农业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前景。传统农业在生产中常因土壤板结,盐碱化的加剧,或者污染后重茬病的出现等问题,使它的生产力越来越低,而阳台农业不存在上述的这些问题,而且阳台农业在设计管理上是一种完全无污染的可循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栽培后残留的养液可用气雾培实现重复利用,收获后的秸秆垃圾可以通过箱式或桶式发酵提取液肥重新返还至水培或气培的养液中,真正实现物种间生态间的平衡,是可持续无污染循环经济农业的一种。

  随着阳台农业的兴起与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简单种植和随机管理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观赏和食用需要。家居种植毕竟需要专业护养,因此人们急需一种能够自动进行种植养护和能够进行近程和远程控制的室内植物智能养护系统。

  (1)现有植物养护机多采用先进行大棚培育后移植到花盆中进行培养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存活率的问题,但是后期的科学培养以及因材浇液等得不到有效的指导。

  (2)一般不具备由用户或监护中心远程实时遥控的能力,即使植物出现了紧急情况,在用户没有到达家之前,全无遥控处理植物的手段,只能听任植物自身成长。

  (6)现有植物养护机对植物种植完全依靠用户经验,无论植物的情况出现何种变化,用户也只能根据经验进行处理,缺乏智能化自动检测管理能力。

  (7)现有植物养护机大多不具备系统与用户直接联系的功能,如果植物出现紧急情况,不能及时通知用户进行快速处理。

  综上所述,现有的植物养护机主要采用人工处理方式,存在存活率低、实时监控能力差、处理速度慢、自动化处理程度低等问题。

  生态保室内植物智能养护系统是针对市场所需开发的一种室内植物智能养护系统。系统能够通过传感装置检测植物状态,根据不同植株的生长需求量身制定生长解决方案,并由电脑自动控制进行浇水、施肥、补光、加湿等操作,以保证植物健康生长。系统具备远程控制功能,支持网页、智能手机浏览控制。

  (1)本养护系统由植物养护机、植株管理后台和远程控制网站3部分组成。养护机以不同的外观形态配合专业的种植容器和营养基质满足植物的栽培需要;管理后台根据不同的品种设置相应的养护策略;远程控制网站可以让用户随时登陆遥控养护操作,感受人机互动的完美体验。

  (2)能够实现智能补光、补水、施肥、加湿等控制,克服了室内环境制约的光照不足、养护经验不足等问题。为“城市农夫”提供科学、简单的种植指导和协助,让不会种菜的人无需学习即可成为种植高手。

  (3)本养护系统的远程控制网站可以方便地遥控后台控制处理设备的工作,无论用户离后台控制处理设备距离有多远,只要连接到因特网或移动互联网都可以得到后台控制处理设备的服务,使用户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及时准确地对植物进行“照顾”。

  (4)本养护系统的后台控制处理设备为用户提供一个远程设置平台,用户可以方便地为每一个植物远程随机设置多种检测方案和危急处理预案,并储存在后台控制处理设备中,由该设备自动控制执行。

  (5)本养护系统的后台控制处理设备采用高性能计算机对植物的生理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工作,减小了客户端数据采集和控制设备的工作压力,具有速度快、存储量大、数据处理能力强以及自动危急处理的能力,可以自行完成植物的紧急事务处理,提高紧急事件的处理速度和效率,减少人为失误的发生。

  (6)本养护系统采用移动互联网、因特网、GPRS无线网等现代数字数据通讯技术,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多样性,增加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通信能力。

  (7)本养护系统采用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技术,具有大容量服务能力,一个后台控制处理设备可以同时为多个相同品种的植物提供实时监控和紧急处理以及数据传输的功能,可同时为多个数据采集控制系统提供监控功能。

  (8)本养护系统的后台控制处理设备可以短信方式及时通知远程客户端,在植物出现紧急情况时,用户可以及时了解到植物的相关情况,便于迅速做出处理。

  (9)本养护系统的后台控制处理设备在植物生长指标不正常的时候,能够及时向远程客户端用户发出声音报警,用以提示用户。

  (10)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盆栽植物的生长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养护机机体配有温湿度传感装置,可将测量的数据准确无误地传送至后台控制处理设备,对植物的生长数据进行快速自动分析处理,提高了植物的存活率,具有实时监控能力强、处理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对于个性化种植、健康植物及物联网的应用具有深远的影响。

  由于阳台农业的应用受室内格局和装修风格的影响较大,因此用一款产品满足所有用户需求的目标是不切合实际的,这需要产品的外形及组件要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广泛的适应性。

  生态保室内植物智能养护系统其产品核心部分为智能控制盒,它小巧、轻便,可随意摆放。其他辅助产品的配件有滴管设备、补光设备、种植容器、传感设备。这些部分都可自成一体,并可共同与智能控制盒搭配使用。将以上系统配件灵活搭配即可根据用户需求满足不同的产品功能。

  在产品外观确定后将系统各部分配件做对应的摆放和连接即构成了整个控制系统中的养护机部分,再配合控制后台和远程页面的连接即构成了整个智能养护系统。

  [2] 姜宇栋,韩涛,王骥腾,等.一种适用于家庭使用的阳台农业生态系统[J].河北渔业,2012(2):60-61.

  [3] 张朋飞,罗田伟,王昆.室内花卉作用及养护方法[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2):118-120.

  [4] 赵影,张敏,吴凤英.温室花卉栽培中多变量数据采集与监控[J].河南农业科学,2008(9):113-115.

  [5] 王纪华,赵春江,黄文江,等.定量遥感参数与作物肥水模型链接初探[J].华北农学报,2001,16(4):52-58.

  [6] 刘博文.河南省数字农业应用研究概况与发展策略[J].河南农业科学天博体育,2011,40(3):14-18.

  [7] 狄丽英,曹福宽.室内观赏植物的栽培与养护[J].山西农业科学,2008,36(2):78-79.

  [8] 李翔,杨宝祝,郭天财,等.基于WebGIS和ES集成技术的农作物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3,18(2):106-109.

  [9] 郑国清,尹红征,段韶芬,等.作物模拟研究中的模型检验[J].华北农学报,2003,18(2):110-113.

  [10] 赵戎.农业园区某型供水系统(试验型)液位控制电路的故障分析和处理[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5):54-55.

  [11] 赵华民,王凤花,张淑娟,等.农田环境温湿度采集仪的设计与试验[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8):106-109.

  [12] 余华,吕宁波.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田信息采集系统的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1,40(5):177-180.

  [13] 马兴,王巍,韩洁,等.以物联网技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4):376-378.

  [14] 王媚,黄韬,李光.浅谈我国阳台农业发展现状及走向[J].上海蔬菜,2013(1):8-9.

  [15] 刘艳鹏,蒋卫杰,余宏军.无土栽培中应用有机肥料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28(9):260-263.

  我国教育部制订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以培养实践技能型和应用型高级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是植物保护和农药等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是在学生学习农业气象学、土壤肥料学、田间试验与统计、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农业昆虫学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专业课程,也是培养能在农业生产与管理部门从事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由于该课程以“技能”、“实用”为人才培养目标,所以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模式及考试方式应进行改进,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针对该课程的特点,有必要对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涉及植物病害和虫害的预测预报,课程结构图如图1。其中植物病害预测预报部分涉及植物群体发病规律、病害流行预测和管理的科学[1-2],这需要学生掌握气象学、作物栽培学、育种学、土壤肥料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等课程来研究多种环境因素对病害的影响,同时需要化学保护、生物防治、预测学、经济学等知识研究预测和管理技术。其中植物虫害预测预报部分涉及昆虫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害虫流行预测预报与管理。需要学生掌握气象学、作物栽培学、育种学、土壤肥料学、昆虫学、农业昆虫学等课程来研究各种环境因素以及生物因素对虫害的影响,同时需要化学保护、生物防治、预测学、经济学等知识研究预测和管理技术。由此可见,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课程开设在第5学期,由于该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涉及的农学类课程内容比较多,而这些基础课程学生在前面学期已经学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前面关于植物病虫害基础知识方面课时设计较少,主要起到对学生回顾和加强基础知识的作用。把课时主要放在后面病虫害预测预报的理论和方法的教学上,使学生更多地学习农作物病虫害预测技术和对病害宏观管理的能力。例如,在讲植物病害预测技术时,减少植物病害群体在田间的发生规律课时,因这些内容前面已学过。将课时主要放在对田间作物病害数据获得后,如何利用获得的数据进行预测建模然后进行预测和制定综合防治的方针。而这些都是学生毕业后到工作岗位上直接面临的技术难题。

  “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课程是以植物病虫害系统群体动态的分析,从众多影响植物病虫害流行因素中找出主导因素,然后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加工,还要掌握病虫害预测预报方法以及病虫害宏观管理的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比较紧密。这就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例如要全面掌握不同作物品种、栽培管理方式、病虫害在田间的分布情况、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等,以及在田间如何对病虫害进行取样并记录数据,然后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再组建成系统模型。这些需要学生亲自到田间进行实践,然后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进行整理建模。

  1.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师用口头或粉笔在黑板上板书课本内容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等方法[3],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研究探讨法、直观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角色互换法、案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案例教学法,此法起源于1920年,由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独特的案例形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实施之后,颇具绩效。这种案例教学法到1980年,才受到教师的重视,其案例教学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在植物病害流行预测中,向学生提出小麦白粉病在田间如何进行病害流行预测,让学生分组后阅读案例材料,查阅相关材料和文献,搜集相关的信息,并积极地思索,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然后让小组派出代表,发表本小组对于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这样在小组之间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再让学生总结小麦白粉病流行预测过程中的规律、问题及经验,加深对植物病害流行预测技术的印象。同时老师也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改进。

  传统农虫的授课模式为以主要作物为主线,分别讲述各种作物上主要害虫的各虫态形态特征、发生规律、为害症状及防治方法,这种讲述方式只是简单地罗列,缺少变化,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主动思考的机会,课堂气氛也不活跃,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主要是靠死记硬。实验课的形式也较单一,主要是对害虫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绘图、编制检索表等,让学生认识农田主要害虫,掌握其鉴定方法。学生在实验课堂上往往是依葫芦画瓢绘制主要识别特征,完成实验报告。这样的授课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少有机会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更无法做到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教学模式缺乏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根据教材内容和顺序照本宣科,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主要是采取灌输性的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实验课的课堂也比较死板,老师介绍实验害虫的种类、主要特征,让学生一一对照、观察,实验作业往往是绘某虫态主要鉴别特征、编某作物主要害虫检索表、鉴定幼虫或成虫等内容。老师把学生在实验课上需要完成的任务交代得一清二楚,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常有一些消极心态,容易应付了事。这样的教学模式,课堂效果不佳,学生尽管认真记笔记,也完成了实验作业,却常常不能很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2.授课内容缺乏实践应用性。传统农虫课程是以害虫为切入点,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先鉴定害虫,再根据害虫确定该虫的为害方式和防治方法。但在受害农田中,很多时候往往先看到的是被害状,因为许多昆虫只有在为害的时候才出现,不取食时就藏匿起来,也有些昆虫是在地下或者植株内部(如茎杆、果实、叶片内)为害,在植株表面是看不到它们的。学生在传统授课方式下形成的思维方式不利于他们在实践中做出正确的判断。

  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典型性。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对所授课领域有充分的掌握,常到生产一线去实践,深入到田间去调查,掌握主要害虫种类、为害特征等,从而总结出典型案例。例如,亚洲玉米螟是玉米田重要的钻蛀性害虫,由于其幼虫的钻蛀习性,在植株表面很难寻觅到该虫的踪迹,但其为害特征却很独特,幼虫蛀食寄主植物的心叶,形成排孔蛀食雄穗形成折蓼蛀食茎秆组织,造成风折倒伏,这些被害状是很容易观察到了。因此可以以田间被害状为切入点,设置案例,这种方式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更为直观,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地学习专业知识。

  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实用性。在大田中,许多虫害在同一植株上会同时发生,甚至并发病害,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必须综合考虑,提出符合实际生产的案例。例如,许多具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在为害作物时会留下刺孔,导致刺孔周围组织死亡,形成小点儿;继而由于坏死组织停止生长,正常组织继续生长,会导致叶片等组织畸形;同时刺吸式口器害虫还能传播病毒,引起病害。教师可以把这种综合发生形成的被害状作为案例提出,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同时,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能力。

  教师将案例和问题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结合已学到的专业知识,通过查阅相关专业资料对案例进行分析。教师可以给学生指定一些资料,以免学生盲目查阅,并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针对问题,通过资料查询得出结论。也可以将学生分组,每组设置不同的案例,并选出组长负责分配任务和组织组内讨论,这样不仅能让学生通过讨论相互补充,使学生在考虑问题时更全面、更细致,而且更能提高学生积极性,活跃学生思维。

  除了让学生查阅文字资料,还应该让学生走进实践课堂。我校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在第六和第七学期从5月到10月需要参加为期6个月的季节性生产实习,学生在实习基地直接参与生产管理或其中某一环节,了解禾谷类旱田作物、水稻、蔬菜、经济作物等作物的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植物保护实习基地为案例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生产实习作用,将案例教学与生产实习有机结合起来,将案例教学的课堂搬到农田。教师带领学生在试验田中寻找合适案例,让学生对案例进行现场分析讨论,通过对被害状的观察、害虫的寻找、作物生长期和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分析得出结论。

  学生通过组内讨论,得出统一结论,每组派1个代表阐述自己组得出的案例分析结果。之后教师引导其他组学生对该结论进行相互讨论、点评,最后由教师做总结和评价。对于重点问题和回答模糊的问题要重点进行讲解分析,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才能更加透彻、掌握更加容易。这种教学形式使老师与学生充分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学生通过讨论的过程,锻炼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能力。

  实践课堂的案例点评则在现场进行,教师在田间直接听取学生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干预,最后针对学生讨论内容给予必要的补充和评判。这样的讲授方式更加直观,学生的印象也更为深刻。

  传统教学,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常感觉枯燥乏味、记忆困难,学习积极性自然下降。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课堂辩论、到田间实际操作等过程,学生的参与意识、团队意识增强,课堂表现更加活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还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学生为了对案例进行分析,必须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这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

  案例式教学将传统的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转变成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实现了由注入式、填鸭式的授课方式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转变,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学习、听课、做笔记、复习、考试,而是主动去探索未知的事物,有目的地去学习,这种转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此外,学生在分组讨论和课堂讨论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畅述己见,也可以提出问题和质疑,通过这种讨论可以有效地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掌握学习的规律和有效的学习方法。

  大学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让学生受益终身。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需要解决的问题却是多元的、复杂的,只有拥有好的自学能力,才能胜任工作。在农虫课堂上,教师可以从具有同种为害特征的害虫中选择几个典型案例进行讲解,以点概面,其他的让学生通过工具书自己学习,以及到田间实际观察。作业可以是制定几种为害症状,让学生在实验基地调查符合这些特征的害虫有哪些,它们具有什么类型的取食器官,才导致它们具有相似的为害特征,如何有效防治。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毕业后,不管到哪个地区工作,即使面对南北方气候差异、作物差异、害虫差异,到田间不认识当地害虫,依然能通过大学时掌握的学习方法,通过相关资料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植物保护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在教学中学生参与大量实践学习,才能在实践中发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并运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去解释各种现象,解决各种问题。案例式教学恰恰将田间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案例提供给学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对植物保护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有教学手段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许多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表现出众多的弱点,其根源在于高校教育方法存在弊端上,因此教学体系创新势在必行。案例式教学能够把课堂延伸的试验地,甚至延伸到农民的田地。让学生毕业时掌握一技之长,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将来才能真正融入到社会,融入到工作岗位中去。

  案例式教学要求教师打破传统授课的思维方式,把原有的授课内容进行重新的融合、归纳,才能总结出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必须抽出更多的时间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扩大知识面,对当地作物的主要害虫及其动态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才能适时地、合理地引入案例,将案例式教学很好地应用到自己的授课过程中。

  课堂讨论及考核是案例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通过该过程,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从而因材施教,更好地计划之后的教学任务。还可以考量案例是否完善合理,进而不断地进行改进。此外,案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绝不能像传统授课方式那样,总结出一套案例,每年都生搬硬套,而是需要教师根据每年田间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我国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使得园林绿化工程逐渐的深入扩展。园林绿化工程方面都存在重施工、轻养护、轻管理的特点,使得后期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做好这两项重要环节的工作,全面养护、综合管理对园林绿化的质量将有所保证。现在节能、环保、低碳已经提升为本世纪的主题,做好绿化养护管理是保证人类能够继续生存发展的首要前提。

  一个绿化工程是否美观,能否满足大众需要,在方案的设计和管理上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后期养护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绿化工程的成功,有70%都是靠养护。如果养护工作出现问题,方案设计者的思想和意图就不能充分的展现出来,园林绿化的人文意义、生态意义、社会意义就不能全面体现,进行园林建设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养护经费的不足,经费的缺失,使得绿化养护装备和技术得不到改善,绿化的养护工作不到位。因为一些政府部门和人对养护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而且财政方面也不宽裕,使得城市绿化的养护工作经费得不到好的解决,直接导致了绿化的护理工作不能有效完成、绿地景观效果也在直线缺乏先进的养护技术,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普遍较低

  现行的一些养护方法和措施,方法比较单一、技术含量低、设备比较落后,养护人员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业务素质较低,养护没有先进的技术,养护的效果差、效率低。

  2.1对绿化养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一个绿化工程完工后,是否能满足小区居民的需求,提高居民满意率,种植的工作固然重要,但绿化养护更为关键。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如果不进行绿化养护或养护不到位,园林规划设计意图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园林绿化建设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就不能得到最大效率的发挥,园林绿化建设必将失去其本来意义。

  2.2养护人员对修剪造型知识欠缺,养护工作缺乏创新,养护管理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现在采取的一些养护措施,方法比较简单,冬季该修剪的树木修剪少,修剪技术含量低,养护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技术业务素质普遍较低,养护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养护效率较低,个别树木长势造型不好,景观效果较差。

  2.3小区居民环境意识差,素质有待提高。个别居民对待花草不爱惜,任小孩子进入践踏、玩耍,个别养狗的居民把狗随意放进去拉屎拉尿,所以保护环境意识有待提高。

  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制定相应的培训措施,提高养护管理技术水平。建立业务强、技术好的养护专职队伍,并加强培训学习,增加新的知识,不断更新技术,使养护管理工作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园林绿化要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和性质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以乡土树种为主,切实做到适地适树,乔灌木和地被植物相结合,按照生态学和美学的原理进行配置,尽量满足各种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还要根据不同季节和植物季相的变化,制定相应的养护技术措施和养护劳动力的投入量。只有严格按照规范科学合理栽植,成活率才比较高,为后期的养护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在施工时,必须对园林植物的选苗、起苗、包装、运输、栽植等做到精心挑选和安排。

  养护工作需要有完备的技术规范、管理标准,要抓好养护工作的各个环节,必须制定完整、详细的养护管理措施。对养护措施好、管理突出的绿地要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对管理不到位、养护水平差的绿地也要及时查找原因。

  3.3.1灌溉、施肥根据植物的生长及开花特性进行合理灌溉和施肥。在雨水缺少的季节,每天的淋水量要稍大于该种类规格的蒸发量,使其含水量保持在:砂土为3%~6%;砂壤土为6%~12%;壤土为12%~23%;粘土为21%~23%。需水量大的植物,其土壤含水量一般要求:砂土为4.5%~6%;砂壤土为9%~12%;壤土为18%~23%;粘土为22%~23%。需水少且不耐涝的植物,其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砂土为3%~4.5%;砂壤土为6%~9%;壤土为10%~18%;粘土为21%~22%。

  3.3.2补植、改植及时清理死苗。7天内补植回原来的种类并力求规格与原来植株接近,以保证优良的景观效果。补植需按照种植规范进行,施足基肥,加强淋水等保养措施,保证成活率达98%以上。对已呈老化或明显与周围绿化环境不协调的树木或花卉应及时进行改植。

  3.3.3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以防为主,精心管养,使植物增强抗病虫能力。经常检查,早发现早处理。采取化学防治、物理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方法,防止病虫害蔓延和影响植物生长。尽量采用生物防治的办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用化学方法防治时,喷药一般要在晚上进行。药物、用量及对环境的影响,要符合环保的要求和标准。

  实现机械化生产,是园林现代化的方向。运用现代技术,广泛使用机械操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园林绿化养护可以根据养护需求编制施工机械设备的投入计划。对某些工种属于手工艺性质的劳动,不可用机械代替,必须保持手工操作特色。所以,既要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要保证园艺质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城市的绿化已经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建设。虽然政府在城市绿化上的步伐不断加快、投入也不断增多,但是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已经成为阻挡城市绿化进步的主要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养护对绿化的重要性,来使城市绿化更加完善。

  我国有园林古国之称,园林意为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成开辟天然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供人们观赏、游憩、工作学习、居住的环境。绿化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主体,是指除天然植被外,为改善环境而进行的树木花草的栽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家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全国城乡单位的园林绿化日新月异。城市绿化的重要性已为政府和市民所共识。但城市绿化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充分认识绿化养护的重要性,切实做好绿化养护工作已成为城市绿化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个绿化工程美不美,是否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方案设计、施工管理固然重要,但绿化养护更为关键。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如果不进行绿化养护或养护不到位,园林规划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就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园林绿化建设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就不能得到最大效率的发挥,园林建设必将失去其本来意义。只有实施良好的养护,才能取得预期的绿化效果,才能给人以愉悦的心情、美的享受。其生态、减灾、教育等功能得以最大程度发挥,尤其是很好的养护可以提高广大市民的惜绿、护绿的意识,激发参与支持园林绿化事业的热情,巩固现有绿化成果,从而促进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 1.2绿化养护经费不足

  绿化养护经费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做好绿化养护工作的关键因素。由于财政比较紧张,加上一些同志和部门对绿化养护重要性认识不足,这几年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绿化养护经费得不到较好的解决,经费严重不足,造成绿化养护技术装备落后,绿化养护措施不到位,绿地景观效果差 。

  现在采取的一些养护措施,方法比较简单,技术含量低,养护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技术业务素质普遍较低,养护工作缺乏创新,养护效率较低,效果较差 。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过程就是把园林规划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园林景观的过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设计人员预想绿化工程完成后所要达成的效果,就必须深刻领会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并严格按施工图进行绿化施工,使其转化为现实的园林产品。但这还远远不够,如果种植前后不注意绿化养护工作,种植好的树木不久就可能枯萎死亡,那么前面的绿化工作就全部白费,设计者的意图和园林景观更无从谈起。实际上要想获得园林绿化工程的理想效果,还要在园林绿化施工的全过程中始终重视园林养护和管理工作。因为体现园林绿化的主体材料是有生命的植物材料,而有生命的植物是需要浇水、施肥等养护、管理,而且是需要连续的而不是间断的养护和管理。只有在全过程中重视了养护和管理工作,园林植物造景效果才能真正实现;园林绿化工程的建造成本才能降低;有限的植物材料资源才能充分利用。

  园林绿化养护在绿化工程施工结束后显得更加重要,只有精心养护,才能保持现有的绿化成果,才能充分体现绿化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人文价值;才能真正成为城市的亮点,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 三、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的技术措施

  在栽培学中,常言道:“种三管七”,绿化中种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不少单位在园林绿化时,往往规划设计高标准,施工养护低水平,造成好景不长。在绿化养护管理上,要了解种植类型和各种品种的特特征与特性,关键抓好肥、水、病、虫、剪五个方面的养护管理工作。

  草地养护原则是:均匀一致,纯净无杂,四季常绿。据资料介绍在一般管理水平情况下绿化草地(草)可按种植时间的长短划分为四个阶段。

  四是退化阶段,指植后10-15 年,也叫退化期。在较高的养护管理水平下草地退化期可推迟5-8年。连地针叶草的退化期比草迟3-5 年,大叶草则早3-5 年。

  施肥的方法是:小树结合松土施液肥,大树在冠幅内地面均匀开穴干施,三年以上高大的树木原则上可不施肥。绿化树木的水分管理,重在幼树,原则是保湿不渍,表土干而不白高大乔木,根深叶茂,不存在因缺水影响生长,灌木矮小,根系短浅,盆栽地栽都要防旱保湿不渍,才能正常生长。

  绿化林木,通过艺术设计,认真管理,使之有稀有密,有型有款,错落有致,是绿化成功的关键之一。灌木要求整齐有形有序,树形是树木不断生长和通过人工不断修剪而成,可修剪成圆球型、方型、扇型、磨菇型、抽象图案、线条、柱桩、锥桩等。甚至可用铁丝编织文字或“双龙戏珠”、“狮子滚球”、“孔雀开屏”等让灌木的枝叶在其中生长,通过编织修剪而成。

  绿化树木主要的虫害有天牛、木虱、潜叶蛾、潜叶虎、介壳虫、金龟子等,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除了药物防治外,栽培上要经常清理枯枝落叶,保持清洁,同时要排除渍水,必要时修剪后喷药。

  植株高大的地栽花木,不能露根,适当培土,可防止倒覆。修剪覆盖,在生长中要及时剪去干枯的枝叶,另外在夏秋季节进行地表覆盖,可保湿防旱和抑制杂草生长。病虫防治,每月打一次杀虫药,在修剪后或暴雨前后喷一次杀菌剂,均有防治效果。藤本花卉管理的不同之处,是要树柱子或搭架,使之攀延生长。

  盆栽花卉是经过两个阶段培育而成,第一个阶段是在花圃进行培育,第二个阶段是装盆后生长到具有观赏价值或开花前后,摆放到室外广场(花坛)、绿化景点中。花圃培育盆栽花卉,首先选择各类各种时花和阴生植物,进行整地播种或扦插,盆栽花卉第二阶段的管理,由于摆放分散,重点做好三防:防旱、防渍、防冻。盆栽花卉由于分散,通风透光好,病虫较少,但要细心查看,一经发现,要用手提喷雾器逐盆喷药。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