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TB曲高和寡苏派盆景“朋友圈”不大2018年3月27日,江苏盆景精品展在苏州美术馆举行。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苏派盆景还只局限于中高端爱好者,技艺传承也后继乏力。与此同时,苏州微型盆景的市场却逐渐红火。
上午在展览现场,大厅中一座造型奇特、遒劲有力的真柏盆景,吸引了大批市民的目光。江苏盆景协会联盟史佩元告诉记者,这座盆景堪称上品。“作者充分利用了自然的造化,这棵柏树的根估计要有四五百年。而且根部有枯萎的地方又有茂盛之处,有很好的对比。”史佩元估算,如果在市场上出售,估计可以达到百万。
据记载,苏州的盆景成于唐宋,明清时期,苏州的盆景艺术已较为普及,富户叠山造园、平民设盆置景,成为一种时尚。清代末期,苏州的盆景逐渐衰落。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苏州的盆景在技艺上逐步形成“苏派”风格,意境深远,风格古朴、隽秀,影响远播海内外。
尽管苏派盆景声名远播,但今天现场前往参观的市民没有想像那么多,基本都是爱好者。市民宋先生告诉记者,小时候经常看父辈在自家天井里修剪盆景,典雅古朴的造型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工作以后也试着养过一阵,但很难养活,而且修剪也很麻烦。”宋先生坦言,现在一株盆景动辄几千上万的价格也让他望而却步。
事实上,不少养过苏派盆景的市民都有类似体验。史佩元告诉记者,随着苏州市民生活的富足,这两年苏派盆景的市场不错,但购买者不多,都集中在中高端人士。“企业家、老总比较多,毕竟一株上等的盆景,售价几十万很正常。”此外,如果没有专业知识,盆景也很难养活。“即便是每天浇水,如果不会修剪,很快就没了长相,也就不叫盆景了。”史佩元说,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住进了楼房,不再有天井、院子来放置盆景,所以真正养盆景的人越来越少。
除了市场较难扩展外,苏派盆景还面临传承问题。苏派盆景造型技艺于2011年已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现在带徒弟太难,年轻人都不肯学。”在今天展览现场,谈及技艺传承,从事盆景培育30多年的俞旭有些郁闷。他告诉记者,盆景管理、养护讲究精细,修剪、绑扎、浇水、施肥都有讲究:“就拿浇水来说天博体育,每一株盆景对水量的要求、浇水的时段,都是不同的。光浇水这一项,至少就得学一年。”此外,盆景培育这行属于苦脏累,大热天浇水时浑身湿透,大冷天修剪冻得直哆嗦,还要忍受花生渣、油菜籽、黄豆渣发酵产生的臭味。“如果年轻人不爱好这行,根本不会来学。”
下午在皮市街上的花鸟市场,黄春辉正忙着给盆景浇水,身后是一碧绿的微型盆景。一株植物、一些杂草,配上几点青苔、和几块小石头, 构成了别有风味的微景观。黄春辉用手托起一款不到20厘米高的微型盆景,乐呵呵地说,这株100块钱就可以买到,现在一年可以卖出上千份。
“看上去很雅致,关键很便宜,听说挺好养活的。”一旁正在选购的白领黄小姐说,最近办公室里不少同事除了养多肉,还会买这类微型盆栽。黄春辉告诉记者,和传统盆景相比,微型盆景选用的植物材料,多是叶小、干粗,容易驯化为矮乾和盘曲姿态的植物,生长缓慢、适应性强。和传统盆景相比,打理方便多了。”而且微型盆景体积小,也适应现在的家庭居住面积,相信未来的前景还是很好的。”
记者从苏州市园林绿化部门了解到,近年来,苏州通过举办苏派盆景双年展,举办职业技能比赛,参加各级盆景展,推行师徒结对等方式,大力培养盆景人才,鼓励盆景爱好者参与到盆景事业的保护和传承中来,取得了良好效果。
江苏盆景协会联盟史佩元表示,随着苏州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的需求和品味将更加高,未来苏派盆景在走高端路线的同时,也应该根据大众需求,走亲民化线路:“要根据不同的人群,推出不同的产品。微型化、小型化将是一个趋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