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体育官网【植物界全系列】泽泻目—眼子菜科

发布时间:2024-03-31 09:36:48    浏览:

[返回]

  天博体育官网【植物界全系列】泽泻目—眼子菜科眼子菜科(学名:Potamogetonaceae)是泽泻目的一科。本科10属,约170种。我国产8属,45种。

  在克朗奎斯特分类法中被分到茨藻目中,但在1998年的APG 分类法和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中被分到泽泻目,同时合并了原来的角果藻科,但排除了川蔓藻属。包括大约几十种水生植物,有漂浮的也有沉水的。

  沼生、淡水生至咸水生或海水生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具根茎匍匐茎,节上生须根和直立茎,稀无根茎。叶沉水、浮水或挺水,或两型,兼具沉水叶与浮水叶,互生或基生,稀对生或轮生;叶片形态各异,具柄或鞘,或柄鞘皆无;托叶有或无,膜质或草质,鞘状抱茎,开放型,极少呈封闭的套管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多呈简单的穗状或聚伞花序,稀为复聚伞花序或复穗状花序,极少为单顶花序,开花时花序挺出水面、漂浮水面,或没于水中,花后皆沉没水中;传粉途径包括风媒、水表传粉、水媒或闭花受精;花小或极简化,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3、2或4基数;两性或单性;花被有或无;雄蕊6到1枚,通常无花丝,花药长圆形、肾形或近球形,外向,2至1室,纵裂,有时雄蕊背部连生,药隔很宽或伸长,或极为退化;花粉粒圆形或椭圆形,稀线形或弓曲形;雌蕊具心皮1-4枚或多枚,离生或近离生,稀合生;花柱短粗,或无,柱头盘状、头状、毛刷状或丝状,每子房室含胚珠1枚,稀多枚,弯生或直生。果实多为小核果状或小坚果状,常卵圆形,略偏斜而侧扁,顶端具喙,稀为纵裂的蒴果。种子无胚乳;胚通常弯曲,稀直立,具1枚弯曲或扭卷的子叶和发达的下胚轴。

  眼子菜属(学名:Potamogeton)是眼子菜科下的一个属,为淡水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约100种,分布全球,尤以北半球温带地区分布较多。我国约有28种,4变种,南北各省区均有分布。

  常具横走根茎,稀根茎极短或无根茎。茎圆柱形、椭圆柱形或极扁。叶互生,有时在花序下面近对生,单型或两型,漂浮水面或沉没水中,具柄或无柄;叶片卵形、披针形、椭圆形、矩圆形、条形或线形;叶脉因叶型和叶形的不同而为3至多数,相互平行,并于叶片顶端相汇合;托叶鞘多为膜质,稀草质,无色或淡绿色,与叶片离生或贴生于叶片基部而形成叶鞘,边缘叠压而抱茎,稀合生成套管状。

  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期伸出水面或否,具花2至多轮,每轮3花,或2花交互对生;花序梗圆柱形或稍扁,与茎等粗或向上逐渐膨大而呈棒状;花两性,无梗或近无梗,风媒或水表传粉;花被片4,排列成一轮,淡绿色至绿色,或有时外面稍带红褐色,通常基部具爪,先端钝圆或微凹;雄蕊4,与花被片对生,几无花丝;花药长圆形,药室背面纵裂;花粉粒球形或长圆球形,无萌发孔,表面饰有网状雕纹;雌蕊1-4,离生,稀于基部合生;子房1室,花柱缩短,柱头膨大,头状或盾形;胚珠1,腹面侧生。

  果实核果状,具直生或斜伸的短喙;外果皮近革质,或松软而略呈海绵质;内果皮骨质,背部具萌发时开裂的盖状物,盖状物中肋常凸起而形成钝或锐的龙骨脊,有时因龙骨脊上具附器而呈钝齿牙或鸡冠状,盖状物与内果皮侧壁相接处常形成显著或不显著的侧棱;胚弯生,钩状或螺旋状,无胚乳。2n=26, 28, 38, 42, 52, 78, 88。

  眼子菜(学名:Potamogeton distinctus)为眼子菜科眼子菜属下的一个种。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华东等地均有发生。

  多年生草本。4月上旬越冬芽发育成新的植株,花期5~6月份,果期7~8月份。果实、根状茎与根状茎上生长的越冬芽繁殖;当果实成熟后散落水中,由于外果皮疏松贮有空气,因之浮于水面,借水田排灌时传播果实;营养生长前期由根状茎上的芽,发育成新的根状茎及地面的茎叶。生于地势低洼,长期积水、土壤黏重及池沼、河流浅水处。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积。用于急性结膜炎,黄疸,水肿,白带,小儿疳积,蛔虫病;外用治痈疖肿毒。

  眼子菜,又称案板芽、水上漂。系眼子菜科眼子菜属多年生水生草本,是为害水稻生产的恶性杂草,它可通过根茎和种子繁殖。由于该害草生活力强,人工薅除费工、费时,效果不佳,很难达到灭草增产的预期目的,特别是在冷浸田、冬水田中滋生繁殖的眼子菜,常造成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重害田将减产30%以上。采用化学药剂防除,有除效高、成本低、节时、省工的优点,只要正确掌握化除技术,适时施药,就能达到不伤秧苗只杀杂草的预期目的。采用化除每亩可节省耘田劳为5-10个,增产稻谷10%以上,同时对野慈姑、四叶萍、水绵等多年生杂草亦有良好的防效。

  菹草(学名:Potamogeton crispus),为眼子菜科眼子菜属下的一种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是世界广布种。中国南北各省区均有分布。广泛生长在湖沼天博体育官网、池塘、河沟和稻田。菹草的生长时期与大多数水生植物有所不同,冬、春生长良好,对水域的富营养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菹草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秋季发芽、越冬生长的沉水植物。夏季,多数植株衰败死亡。菹草繁殖主要靠殖芽,殖芽发芽于10月初(湖边水沟内的殖芽发芽于9月中旬),平均水温低于23℃。随着水温下降,殖芽的发芽率提高,发芽最适时间为10月底到11月初,平均水温20℃左右。发芽时间可延长到次年1月。生长速度以10-11月和3-4月较快。3月下旬至7月为开花结实期和殖芽形成期。殖芽成熟后落入湖底,7-9月,水温25-33℃,殖芽在湖底度过夏季休眠期,大多数植株逐渐衰败死亡。水温是影响菹草殖芽休眠和发芽的主要因素,当水温高于25-30℃时,殖芽处于休眠状态,低于20-25℃时,殖芽发芽。花果期4-7月。

  菹草为草食性鱼类的良好天然饵料。中国一些地区选其为囤水田养鱼的草种。 [2] 不同产地的菹草常规营养成分有较大差异,这与产地、生长环境及生长期的差异有很大关系。但粗蛋白质含量均在100克/千克以上,钙和磷含量均在1.0克/千克以上,干草的粗灰分含量均在100克/千克以上,说明菹草粉是较好的蛋白质和矿物元素的来源。菹草干草样中部分维生素含量分别为:维生素B11.8毫克/千克、维生素B27.0毫克/千克、维生素B1242毫克/千克、维生素C281毫克/千克、胡萝卜素550毫克/千克。菹草的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胡萝卜素的含量高于玉米、麦麸和细绿萍,是良好的维生素补充料。

  篦齿眼子菜(学名:Stuckenia pectinatus)又名龙须草,为眼子菜科篦齿眼子菜属下的一种多年生沉水草本。产于康平、法库、新民、沈阳等市县。

  多年生沉水草本;有细线状根状茎,秋季生有白色卵圆形小块根。茎的下部较粗,直径约为3mm,上部呈叉状密分枝。叶条形,长2~10cm,宽0.5~1mm,先端急尖,全缘;托叶与叶柄合生成鞘,基部抱茎,长1~3mm。穗状花序腋生于茎顶,长1~4cm,由2~6轮间断的花簇组成。花序梗细弱,长3~12cm。小坚果斜阔卵形,长3~3.5mm,背部有脊或近圆形。叶脉3条,平行,顶端连接,中脉显著,有与之近于垂直的次级叶脉,边缘脉细弱而不明显。穗状花序顶生,具花4-7轮,间断排列;花序梗细长,与茎近等粗;花被片4,圆形或宽卵形,径约1毫米;雌蕊4枚,通常仅1-2枚可发育为成熟果实。果实倒卵形,长3.5-5毫米,宽2.2-3毫米,顶端斜生长约0.3毫米的喙,背部钝圆。花果期5-10月。

  生于河沟、水渠、池塘等各类水体,水体多呈微酸性或中性,在西北地区亦见于少数微碱性水体及咸水中。

  本种生态幅相当宽,在淡水与咸水中均可繁茂生长,为属内少数几个在全球各洲均有分布的种类之一。其形态,特别是在营养体形态上有较大幅度的连续变异,果实形态亦常因雌蕊发育为成熟果实的数目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角果藻属(学名:Zannichellia)是眼子菜科下的一个属。该属仅有三种,模式种角果藻(Zannichellia palustris),分布于全球。中国1种。

  沉水草本,生于淡水、半咸水或海水中。具匍匐茎,多分枝,细弱而纤长,每节疏生须根。叶线形,无柄,互生(有时近对生),全缘,先端渐尖,基部具鞘状托叶。花序腋生;花单性同株,1朵雄花和1朵雌花同生于1无色苞状鞘内;雄花仅1枚雄蕊,无花被,花丝细长,着生于雌花基部;雌花生于1透明的杯状苞内,心皮通常 (2-) 4 (-8) 枚,离生,花柱长,柱头斜盾形。瘦果肾形略扁,无柄或具短柄,先端具喙,稍向背面弯曲。

  角果藻(学名:Zannichellia palustris)为茨藻科角果藻属下的一个种。生于淡水或咸水中,亦见于海滨或内陆盐碱湖泊。产于中国南北各省区,广布全球。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