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珍稀濒危植物巨魔芋在国家植物园群体开花

发布时间:2024-05-27 13:53:14    浏览:

[返回]

  世界珍稀濒危植物巨魔芋在国家植物园群体开花中新网北京7月21日电 (徐婧)记者从国家植物园(北园)获悉,今年7月以来,国家植物园(北园)已有两株巨魔芋开花,第三株巨魔芋正含苞待放。这三株巨魔芋形成了世界首次人工栽培状态下的巨魔芋群体开花。

  巨魔芋是世界珍稀濒危植物三大旗舰种之一,是世界上单体花序最大的植物。据介绍,巨魔芋开花极难,一生只开3至4次花,每次开花不超过2天,全世界人工栽培开花次数仅100余次。

  20日晚,在国家植物园(北园)展览温室内,一株巨魔芋正在开花,就在它的旁边,另一株巨魔芋也已含苞待放。这是国家植物园近期开花的第二株巨魔芋,它与7月6日开花的第一株巨魔芋以及即将开放的第三株巨魔芋,形成了世界首次人工栽培状态下的巨魔芋群体开花。

  国家植物园本次展出的巨魔芋花序高1.68米,由于巨魔芋的花朵巨大,十分消耗养分,因此花期只有48小时左右。开花时,巨魔芋会释放其合成的含一百多种化学物质的气体,主要成分为碳氢化合物及硫化物,故散发一股腐肉的气味。

  巨魔芋的引种栽培研究对国家植物园有重要意义。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其发布的1997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就已将其列为易危种。同时,巨魔芋还具有很高的科研和经济价值,球茎内含有大量的葡甘聚糖,是目前发现的最优良可溶膳食纤维之一,可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化工和生物等多个领域。

  国家植物园于今年4月18日在京正式揭牌。正值成立3个月之际,巨魔芋的群体开花体现了该园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和栽培养护的高超水平。国家植物园的科研人员还记录下了巨魔芋雄花出花粉的过程,并首次对外进行公布。

  据悉,科研人员正在研究如何把巨魔芋与同属种具有使用价值的魔芋进行杂交,培育出新的魔芋品种。(完)

  发现细胞受伤而产生的再生因子REF1,是引发组织修复和器官再生的原初受伤信号分子,在植物再生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是世界首个以国家名义为科学家群体建立,集“采集、馆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功能为一体,展示中国科学家形象、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科技工作者精神殿堂的国家级博物馆。

  借助该显微镜,团队现已解决凝聚态物理和物理化学领域系列基础科学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多次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自然》杂志。

  目前,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已组织模拟50立方米到100立方米的山洪、泥石流大规模实验四次,堰塞坝溃决灾害链实验一次。

  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随着造林绿化、生态修复、湿地修复等工作不断推进,北京市森林覆盖率达44.9%,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9.8%;已发现陆生野生脊椎动物612种,其中鸟类达519种。

  在实空间中对体相冰表面和预融化过程进行原子级分辨成像,是理解预融化层的关键。 为进一步探究冰表面预融化过程,研究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变温生长实验,发现冰表面在零下153℃时就开始融化。

  近年来,我国不断健全法规制度体系,大力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和水平。创新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的陆域国土面积。

  国家能源集团加快建设智能矿山,突破掌握井工矿8.8米大采高、智能采煤、智能掘进、卡车无人驾驶等关键技术,近3年煤矿用工减少超5000人。

  随着我国低空经济快速发展,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安全、高效地运行需要规范化的低空飞行基础设施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基因组重组等技术,王薇廷终于选育出具有抗逆特性的运动发酵单胞菌菌株ZM532,大幅提升了其生物转化效率。

  近年来,300兆瓦等级压缩空气储能主机设备、全国产化液流电池隔膜、单体兆瓦级飞轮储能系统等实现突破,助力我国储能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亦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要大力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科技人才。

  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5月11日9时发布地磁暴红色预警。地磁暴是地球磁场对太阳活动响应的结果,主要表现为地球磁场的短期剧烈波动。

  引力子激发的发现,为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量子几何理论提供了关键实验证据,打开了关联物态的几何效应实验研究的新方向天博TB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