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教育风向已变 一群高知妈妈正在转移赛道……

发布时间:2024-07-03 14:28:16    浏览:

[返回]

  国际化教育风向已变 一群高知妈妈正在转移赛道……更多中国家庭意识到,无论孩子出国发展,还是留学归国,与国际接轨实力固然重要,但对中国孩子来说,文化认同的意义更为深远。

  作为新加坡百年名校南洋华侨中学的联属学校——广州新侨学校,融合中新教育的精髓,为孩子奠定学科基础,培养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各种能力,最终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双语双文化人才天博体育,走向世界舞台。

  海外留学生活多年,妈妈Lynn对西方教育多元理念青睐有加,但同时她非常重视孩子的中文听说读写能 力。“我和我的德国先生一直在追寻中间的路。”

  国际教育发展至今,人们逐渐意识到: 人首先要知道自己是谁,才能充分发展自我走得更远。与国际接轨的学术能力固然重要,孩子的身份认同更关键。

  100多年前,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精神的指引下,爱国华侨陈嘉庚在新加坡创办了当地第一所华文学校:南洋华侨中学(后更名为新加坡华侨中学),如今已是世界上最顶尖的中学之一。

  刚 刚卸任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他身上散发的中国传统士大夫般浓郁的家国情怀和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兼有西方科学法制精神下的理性和公正,便是这种教育结果。

  这所学校是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HCI)的联属学校,也是唯一一所由华中国际学校(HCIS)共同管理的新加坡境外学校,有浓郁的新加坡色彩。

  新侨学校既有新加坡学术务实、强调领导力的一面,又吸纳了中国国家课程的精髓,重视中国文化,非常符合Lynn对孩子们的规划。

  让我们走进新侨校园,看看中新融合教育是如何呼应时代需求,培养面向未来,敢为天下先的栋梁人才。

  新侨小学课程设计是围绕六大超学科主题开展的超学科主题探究,将小学阶段 义务教育课程的课纲知识融入,并进行双语教学,每个单元涉及一个超学科主题。

  比如,这次超学科主题与“艺术”相关,于是在上英语课的时候,Mr. Jacob他向孩子们发起话题:在你眼里,什么是艺术?他引导孩子一步步地探究,并最终定下尝试拍摄一部英语广告片的挑战。

  课上,Mr.Jacob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艺术主题的阅读材料,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认识了大量与艺术相关的单词:Artistic(艺术的)、Concept(概念)、Composition(构图)、Aesthetics(美学)。像阅读的环节,几乎在每节课都有设置。

  面对这样抽象的词汇,Mr. Jacob如何让学生真正掌握呢?方法就是“思维导图”。孩子们亲自画一画,理一理,抽象的单词就这样被牢牢记住了。

  在新侨的课堂上尤其强调“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老师的协助下,学生们代入广告人的角色,他们分工协作、上网搜索拍摄教程、完成视频脚本、搭建简易拍摄棚、通过打光突出主体、最后用一台Pad完成拍摄,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相关的英语词汇、语法和表达。

  在这群新侨小学生眼中,英语学习不只有背诵默写、考试排名,而是充满了乐趣和未知的探索之旅,他们充分调动多重感官,激发潜能,用英语和真实世界链接。

  值得一提的是,新侨小学采用新加坡数学特有的CPA教学法,从具象化,到形象化,再到抽象化。可视化后的数学概念更便于学生理解,而将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关联,让他们在应用中夯实基础。

  在一堂七年级的综合人文课上,学生被分成几个小组,老师Ms Miranda向学生发起了一个谷物分类挑战——每组随机分了4-5种谷物,学生对谷物进行辨认和分类,并阐述理由。

  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谷物分类去了解世界上各个地区早期文明对动物、植物的驯化过程,从而思考不同文明的共性和不同之处。

  “这门课程综合了历史、地理、道法三门跨学科课程,不仅将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知识容纳进来,也采用了国际课程的理念。”任课老师Ms Miranda解释说。

  在完成“早期人类文明的动植物驯化”的学习后,班上就开展了一场关于“Are People benefit more from agricultural or less”(人们从农业中收益更多还是更少)的辩论。

  正方的学生认为:农业增加了粮食供应,养活更多的人口,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农业科技的发展......

  反方学生认为: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往往涉及大量的水资源和土地使用,导致资源过度开发和耗竭,破坏了环境。农业也导致传统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

  生动的学习场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心甘情愿学习、参与课堂讨论,而不是被老师推着走。

  新侨初中阶段是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在国际化课程理念框架指导下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组织。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都是相对一致的,但是多元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术需求,让课堂变得非常丰富——

  比如在上面这节综合人文课采用了苏格拉底研讨组。每个学生轮流担任组长,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人人也都有 观察他人观点的机会。

  还有画廊漫步法,学生离开固定的桌椅,在展板上记录文本、观点、图像,不设限制,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去年3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一行访华时,特意来到了新侨学校视察,对新侨教师的丰富教育经验与所采用的新加坡教学法表示认可。

  学校现任教育督学潘兆荣博士是原新加坡华中总校长,在华中任职35年,曾三次获新加坡总统颁发国庆勋章。

  日常教学由多位新加坡教育背景的老师和其他优秀的中外教一起挑大梁,一线教师中不乏在华侨中学、华中国际、新加坡莱佛士书院等顶尖学府任教经历,最大程度保留新加坡学术精髓。

  在谈到国际化教育时,很多人都会提到“领导力”培养。但对于领导力的内核是什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领导力?新侨有自己独特见解。

  照片中的四位新侨女生,刚刚完成了一个长达7个小时的街头采访。她们在春寒料峭的广州街头,与不同年代,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女性、男性,热火朝天得聊了一个话题——月经。

  这是由四位学生发起,名为“灿烂的我们”的“女孩加油”公益项目中的一个环节,项目聚焦“月经贫困”。

  在学校的支持下,从立项、策划、执行、分工,她们制定了详细的to do list,最后为山区女孩募集到超过600份卫生巾。

  她们向我解释了什么是“月经贫困”——因为无法承担卫生巾的费用,世界上有大量贫困女子采用卫生巾“平替”,并付出沉重代价,或感染疾病、或早早辍学、或承受心理压力,陷入贫困循环。

  女孩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帮助到陷入月经贫困的同龄人能安全、有尊严地度过生理期,像花儿一样灿烂生长。

  一次募集实则杯水车薪,想要从根本上消除“月经羞耻”“月经贫困”,改变落后的两性观念,她们要做得更深入。

  在新侨的学生播客节目《问题不大》,女孩子们邀请到The Lotus创始人Scoot Wang以及广东省中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陈秋霞医生连线,制作了一期播客,分享如何科学看待月经,做好经期护理,保证自身的健康与安全。

  在未来,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最终会被时代淘汰,真正的领导者是那些能看到他人的苦难,并用行动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人。

  同时,学校也不是一座孤岛,学生也不是被“矮化”的,他们需要关注世界在发生什么、社会存在什么问题,在真实问题的冲击下,找到自己的定位。

  今年寒假,26位新侨学生出发前往新加坡,在7天6夜的领导力学习之旅上,他们走进了新加坡的金融科技、养老医疗、环境保护、创新科研中心等领域。

  过程中,他们逐渐懂得优秀的领导者往往意味着承担更大的责任,体验到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时的坚韧精神。这些宝贵的经历将对他们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陈嘉庚论坛”是另一个重要的中新学生交流项目。由广州新侨学校与新加坡华中国际学校联合发起,自2023年6月起,每年由两校轮流举办。

  就在刚刚过去的4月28日,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教授做客新侨,跟学子们分享自己的科研历程,激励孩子们不要害怕失败。

  斯托达特教授到访,让新侨学生兴奋不已。9年级的女孩Wendy还送上了自己设计的画作。画面中的原子与斯托达特教授的获奖科研成功相关,整个画面广阔复杂,就像斯托达特教授的化学世界,充满可能性。

  一睹诺奖得主的真荣,并聆听大师的建议,甚至与教授同台、对话,榜样的力量极大激励到新侨学子。一位同学在活动结束后的朋友圈里说:“握手的瞬间:我从现在起要好好学化学!距诺奖最近的一次!要更近!登顶!”

  前文提到今年寒假的“新加坡领导力营”,新侨学子探索了本地的知名公立医院和创新大学,还与新加坡环境部官员对话,了解新加坡的环境保护政策……

  这些珍贵的资源,都是依托于“华中系”校友团大的社会影响力,各方聚力托举学生,让他们能站在更高的地方,看到更远的未来。

  历经三年办学,广州新侨学校中新融合的教育已经结出累累硕果。截止到今天,7位创校毕业生获得了来自英、美、澳、加、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超过84份offer,包括帝国理工、伦敦大学学院、罗格斯大学(被誉为“公立常青藤”)、多伦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等。

  不仅如此,这群创校毕业生的专业覆盖各个领域,包括:物理、化学、心理学、航空航天、计算机、酒店管理等。

  在这所既传统又现代,既中国又国际的校园里,他们坚定地向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展现自己的才能和潜力,成长为真正的双语、双文化人才。

  如同一位新侨老师所说:“新侨2024届的高中毕业生们并不是一直站在舞台中央的孩子,但他们拥有着不同的个性,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他们不仅仅是毕业生、更是创校生,过去三年里与新侨共同成长。”

  对新加坡教育传承发扬,对世界问题的持续关注,同时依托于国情和本土特色的广州新侨学校,让我们看到孩子走向世界,走向幸福的可能。

搜索